新闻搜索
广西南宁马山县推动石山地区“金银花”变“致富花”
   2024-11-25 02:02:31    文字:【】【】【

  近年来,广西南宁市马山县依托东部石山地区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富含硒等多种微量天选元素,独特地理环境等生态资源优势,通过规模化种植、标准化改造和多元化发展三措施,大力发展金银花产业,带动群众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中新网广西新闻11月23日电(黄继剑 肖菱 陆坛锋)近年来,广西南宁市马山县依托东部石山地区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富含硒等多种微量元素,独特地理环境等生态资源优势,通过规模化种植、标准化改造和多元化发展三措施,大力发展金银花产业,带动群众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2024年,马山县金银花种植面积(野生和人工种植)约3.47万亩,生产干花约280吨,产值约2235万元,广西山银花生态种植基地被授予“南宁市中药材示范基地”。

  该县深入研究谋划金银花产业发展,按照“企业为主、政府撬动、延伸链条、持续发展”的思路,着力构建“种植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加工精深化、营销品牌化”格局,明确责任,集成要素、合力抓促;乡镇发挥主导作用,广泛宣传、靠实主体、强化落实;相关部门下沉一线、精心指导、跟进服务,形成“一盘棋”的金银花产业发展格局,推动金银花全产业链发展,将其打造成促进县域群众增收致富的“黄金产业”。

  根据全县金银花种植主要分布在古寨、加方、里当、金钗、古零、百龙滩6个东部区域乡镇的实际,马山县打造古寨、加方作为主产区和市场交易中心,示范引领区域种植,构建“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农户将新采摘的生花直接或烘干后由合作社收购,合作社经过加工包装销售给相关企业。

  在原有野生金银花面积的基础上,突出集中连片、扩大种植规模,带动群众广泛种植,紧盯边角地、庭院地及路边下等地块,见缝插针种植金银花,实现可种宜种区域最大化。目前,全县人工种植金银花面积约1.2万亩。

  打造自有品牌拓展溢价空间。以往金银花在小作坊加工,只能在本地销售,销售情况不理想,影响群众种植意愿,产业发展缓慢。为破解这些难题,马山县党委政府通过聚焦推进金银花精深加工产业发展,引导有条件的专业合作社对加工车间杀青、摆花、烘干、包装等工序进行标准化改造,打造自有品牌,拓展溢价空间。

  拓宽销售渠道确保销售无忧。马山县在传统的进驻全国各地商超的基础上,培养带货主播,打通电商平台、直播带货等现代销售渠道,确保销售无忧;拉长产业链条,鼓励企业或合作社把眼光瞄向中医药产业,积极参加各层次的中医药民族医药产业交流大会、博览会、展销会,寻求合作机会。目前,全县共有1家金银花专业合作社获得金银花SC(食品生产许可)认证,正在申请注册商标。

  探索花旅融合发展模式。马山县将金银花产业与乡村旅游有机结合,以金银花为主题,在古寨集镇打造植被覆盖率达85%的金银花公园,种植金银花约1500亩。建成瑶包、登山石道、观光亭、石板广场、木栈道等独具当地特色的小景观。公园内建筑风格环境重现古朴的瑶族风情,使游客可以与金银花亲密接触:唱花,赏花,采花,品花,种花,满足游客与花为伍的愿望。金银花公园被评为国家AAA景区,金银花公园所在地古朗屯被评为第三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探索打造花节融合文旅品牌。马山县深化农文旅融合,以金银花公园为场地,举办8届金银花节,召开金银花产业发展研讨会,探讨金银花产业发展壮大之道,推动乡村振兴。如2023年广西南宁马山•古寨瑶族乡第八届金银花节,除了民俗风情文艺展演,还设置瑶寨风情一条路,集民族传统体育竞技项目比赛和体验、瑶族风情山歌表演、农特产品、商贸美食展销等系列活动于一体,打造小花朵绽放大产业的乡村生态旅游品牌,带动餐饮住宿、旅游消费和农产品销售数十万元。(完)天选团队

辉达娱乐养殖企业网站管理系统 Copyright(C)2019-2029
百度地图 谷歌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