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选团队随着冬日的寒意逐渐消散,春天的脚步悄然临近,元宵节也随之而来。在这个象征着团圆与希望的日子里,江北区各级妇联精心筹备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旨在让每一位居民都能感受到浓厚的节日氛围,增进邻里之间的情谊,共同迎接新的一年里满满的好运与幸福。
翻翻蛇、舞蛇灯……2月10日上午,江北区甬江街道湾头片党群服务中心组织开展“舞动蛇年,玉蛇纳福”元宵节活动,活动吸引了众多居民群众、老年人、新就业群体等热情参与。新年寄语高挂、舞蛇灯、百变翻翻蛇,现场处处洋溢着欢乐、祥和、喜庆的气氛,党群服务中心将万象温暖送到党员、居民群众的心坎上。
活动伊始,社工为青少年们开启了一场追溯蛇文化起源与发展的奇妙之旅。大家跟随老师的讲解,详细了解了蛇文化在中国这片古老土地上的诞生与演变,深刻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对即将到来的蛇年也有了更为深刻的认知与期待。志愿者拿出精心准备的手工材料,耐心讲解制作步骤和注意事项,青少年们按照步骤开始制作,忙得不亦乐乎,一条条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的“翻翻蛇”就制作完成了,青少年们脸上洋溢着自豪和喜悦的笑容,纷纷拿起亲手制作的“翻翻蛇”合影留念,记录这难忘的一刻。活动最后,大家纷纷拿着自己制作的翻翻蛇,相互祝福,留影合照,现场一片欢声笑语,充满着浓浓的新年氛围。
另外一边,摆放在桌子上的五颜六色的材料瞬间吸引了来参加活动孩子们的目光,大家迫不及待地想要开始动手制作。随后,社区网格员耐心地进行示范讲解,详细介绍了蛇灯的制作步骤。首先是取下模切造型卡,开始组装蛇头。孩子们小心翼翼地按照讲解步骤,将各个部件拼接起来,不一会儿,形态各异的蛇头便出现在大家眼前。接着是组装蛇的身体,孩子们用灵巧的双手将一片片部件连接起来,再用头部链接身体,动作虽然略显生疏,但认真专注的模样十分可爱。随后,组装尾巴的环节也顺利进行,孩子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让蛇尾巴变得灵动有趣。最后一个个漂亮的蛇灯便大功告成。孩子们手持自己制作的蛇灯,在社区内合影留念。那一张张灿烂的笑脸,与手中的蛇灯交相辉映。
当第一缕阳光洒在文教街道育才社区的锦江年华广场时,一场充满欢乐与祥和的“欢乐社区行 喜乐闲元宵”活动在此盛大启幕。活动现场洋溢着节日的喜悦,仿佛每一寸空气都弥漫着甜蜜与温馨。此次活动由育才社区精心策划主办,宁波市江北区文小社公益服务中心全力协办,吸引了超过百位社区居民的热情参与,共同绘制出一幅和谐美好的节日画卷。
活动现场热闹非凡,精彩环节目不暇接,让人沉浸其中,流连忘返。便民服务区里,志愿者们如同温暖的阳光,专业又耐心地为居民们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琐事:磨刀、缝纫、测血压……事无巨细,贴心的服务如同春风化雨,赢得了居民们的一致称赞。而猜灯谜区域更是充满了智慧的火花,五彩斑斓的谜面纸条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文化故事。居民们或独自沉思,或三两成群热烈讨论,当成功猜出谜底时,那脸上绽放的笑容,比春日的暖阳还要灿烂,照亮了整个活动现场。
最温馨的画面当属老少同堂包元宵的场景。大家围坐在一起,在志愿者的悉心指导下,有模有样地揉面、包馅、搓圆。小朋友们虽然小手稚嫩,却干劲十足,大人们则在一旁耐心指导,欢声笑语回荡在广场上空。一个个圆润饱满的元宵被包好后,便被送到了临时搭建的煮元宵区域。不一会儿,锅里的元宵翻滚起来,热气腾腾,香气四溢。志愿者们将煮好的元宵盛在碗里,一一分发给居民们。大家围坐在一起,品尝着自己亲手制作的元宵,甜蜜的味道在口中散开,幸福的笑容洋溢在每个人脸上,这一刻,仿佛时间都慢了下来,只留下这份温暖与美好。
写心愿、摘福字棒棒糖的区域同样人气高涨。居民们认真写下对新一年的美好期许,摘下象征甜蜜与好运的福字棒棒糖,让幸福的味道在舌尖蔓延。每一个小小的动作,都承载着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未来的憧憬。
活动筹备阶段,小朋友们迫不及待,天刚亮就来到现场,满心期待着活动开场,那股子兴奋劲儿感染着每一个人。志愿者阿姨们更是不辞辛劳,早早来到广场布置场地,悬挂起象征团圆的红灯笼,张贴好精心准备的谜面,每一个细节都饱含着对活动的用心与热爱。居民们听闻活动内容如此丰富有趣,纷纷呼朋引伴前来参与,真正实现了老少同乐、全民参与的热闹景象。
赏经典戏曲之美,玩民俗游戏之乐,品团圆元宵之甜……2月6日,江北区文教街道永红社区慈善广场上热闹非凡,“上元华彩,戏韵元宵”主题活动在此举行,吸引众多居民踊跃参与,现场洋溢着喜庆与祥和的氛围。
随着一曲欢腾的民乐响起,活动正式拉开序幕。舞台上,八组精彩节目轮番上演,戏曲韵味悠长。越剧《王老虎抢亲》以其诙谐幽默的情节率先登场,生动演绎了“抢亲”的热闹场景,引得台下观众笑声连连;川剧变脸表演者的手法迅捷,十余张脸谱在瞬间切换,独门绝技令人目不暇接;黄梅戏《海滩别》则以婉转悠扬的曲调诉说着离别的愁绪,深情演绎让在场观众无不沉浸其中。
此外,《打金枝》《追鱼》《狸猫换太子》等越剧经典桥段也一一再现,而宁大戏剧社带来的《桑园访妻》更是以真挚细腻的情感打动全场。
舞台之下,互动区同样人气高涨,民俗游戏点燃热情。居民们排队体验“套圈赢礼品”“灯谜猜福运”等游戏,孩子们在涂鸦区绘制生肖蛇图案,许愿墙上贴满了“健康平安”“家和万事兴”等新年寄语。活动现场还设置了便民服务摊位,志愿者为居民送上热腾腾的元宵,传递“甜蜜”祝福。
“一听说社区搞活动,一早就带着孙子过来‘占座’,这里既能看戏又能玩游戏,还能和邻居们聊聊天,过节氛围一下子就上来了!”居民李阿姨笑着说道。
春节临近,和塘雅苑社区热闹非凡,一场专为青少年打造的 “阅见洪塘 书韵新春雅趣同游” 主题活动火热开展,为社区青少年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盛宴,也充分彰显了社区在青少年教育活动中的关键作用。活动当日,社区城市书房装饰一新,气球随风轻摆,处处洋溢着新春的喜庆氛围。一大早,青少年们便满怀期待地赶来,他们的眼中闪烁着好奇与兴奋的光芒。
走进活动现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干花书签制作,孩子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挑选心仪的干花,小心翼翼地用镊子将它们摆放成独特的图案。有的孩子精心拼凑出一朵娇艳欲滴的花朵,有的用不同形状的花瓣组成了可爱的小动物,还有的将干花与彩色丝线搭配,创作出充满艺术感的作品。遇到困难时,孩子们互相交流探讨,分享经验,现场气氛温馨而融洽。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也在一旁耐心指导,为孩子们提供帮助。
紧接着,诗词背诵与诗词接龙环节将活动推向高潮。面对一首首经典诗词,青少年们毫不怯场,纷纷踊跃举手。从李白的浪漫豪情到杜甫的沉郁顿挫,从苏轼的豁达洒脱到李清照的婉约细腻,孩子们熟练背诵,将诗词中的情感展现得淋漓尽致。在诗词接龙中,大家绞尽脑汁,快速思考,天选现场气氛紧张而热烈。这不仅考验了他们的诗词储备量,更让他们深刻感受到中华诗词文化的博大精深。
新春写 “福” 环节,墨香四溢。社区特意邀请了书法老师现场指导,青少年们一笔一划认真临摹,尽管笔法稍显稚嫩,但每个 “福” 字都饱含着他们对新年的美好祝福。大家相互欣赏、交流,在传统书法艺术中,领悟到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而巨幅年画绘画区域同样热闹非凡。孩子们围绕 “新春” 主题,发挥各自的想象力,用画笔描绘出心中的新春景象。有的画里是热热闹闹的舞龙舞狮,有的是一家人围坐吃年夜饭的温馨画面,还有的描绘了孩子们在雪地里嬉笑玩耍的场景。在共同创作的过程中,青少年们学会了团队协作,增进了彼此之间的友谊。
鱼跃新春,非遗传承,元宵佳节来临之际,洪塘社区组织开展元宵非遗鱼灯制作活动。传统习俗中,鱼灯有着独特的寓意,鱼象征着 “年年有余”,而蛇在传统文化里也有吉祥、灵动的象征意义,二者结合,在蛇年新春制作鱼灯,寓意着新的一年福运连绵、富足安康。本次活动旨在加深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学习非遗技艺。活动现场,社区网格员精心准备了一份关于元宵节习俗文化的小讲座,用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影像资料,向青少年们介绍了元宵节的历史背景、传统习俗以及鱼灯所承载的美好寓意。
青少年们认真听讲,积极互动,对元宵节相关文化习俗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鱼灯制作技艺充满好奇。了解鱼灯历史后,网格员分发事前准备的材料包,青少年们全身心投入,根据指示,从裁剪材料、搭建骨架,到粘贴彩纸、装饰绘画,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制作出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鱼灯。活动结束后,青少年们手持自己的作品合影留念,脸上洋溢着自豪和喜悦。看到活动照片的社区居民也热情发言:“看到孩子们专注的样子,仿佛看到了传统文化传承的希望。”
从选材、编制、上色到拼接,青少年们在亲身体验鱼灯的制作过程中,不仅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还体会到匠人的坚持与不易。 非遗不仅仅是一种技艺的传承,更是中华民族世代情感的寄托,是年味中不可或缺的一抹亮色。
元宵佳节即将来临,湾头社区妇联联合新日月养老服务有限公司、稠州银行江北支行开展了“巳蛇呈祥闹元宵,携手赏灯度佳节”主题活动,吸引了众多社区居民前来参与游玩,节庆氛围感拉满!
活动现场张灯结彩,彩灯区挂满了造型各异,色彩斑斓的灯笼,有兔子造型的、小蛇造型的、花朵形状的、几何形状的,采用的材料也各不相同,值得一提的是其中大部分的灯笼是前期召集各网格居民和小朋友们自己制作且捐赠的,“奶奶,你看,这个红包灯笼是我之前和妈妈一起做的,我们做的漂亮吧!”9岁的彤彤骄傲地说。居民和孩子们看到自己制作的灯笼被展出都感到无比自豪。毋庸置疑,彩灯区是最热门的拍照打卡地,居民们纷纷拿出手机打开摄像头,“我都不知道还有这么多种类的灯笼,今天算是大开眼界了,亮起来也交关好看!”居民胡阿姨称赞不已。
元宵节必不可少的就是汤圆了,彩灯区旁,制作汤圆的巾帼志愿者们有序地和面、包馅、煮汤圆,大家分工明确,不一会儿热乎乎的汤圆就出锅了,居民们纷纷排队品尝这一份甜蜜,除了传统的汤圆,志愿者们还制作了“柿柿如意”、“杨梅吐气”等造型各异的创意汤圆,深受居民们的喜爱。
灯谜区也聚集了不少居民,有趣的灯谜调动起了大家的兴趣,争相猜测正确答案,猜对的居民们喜笑颜开,拿着谜面彩纸去兑换精致的竞猜小奖品...
“今天的活动好热闹好好玩,既能看到漂亮的花灯,又能吃到汤圆,还可以猜灯谜换小礼品,我孙女高兴坏了,吵着下次还要来!”居民余阿姨笑着说。此次灯会的成功举办,不仅弘扬了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也为蛇年元宵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下一步,湾头社区将持续开展更多主题文化活动,丰富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帮助释放居民在文化传承中的创造力。
做花灯 品元宵 “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门灯火夜似昼。”正月十五是元宵佳节,在中国人的心中,过年要等到元宵沸腾的热闹,方能画上圆满的句号。为弘扬传统文化、增进社区凝聚力,2月11日,朱家社区妇联举办“做花灯 品元宵”主题活动,组织居民制作花灯、共享元宵,并为辖区特殊计生家庭送上节日关怀。
活动当天,社区活动中心张灯结彩,居民齐聚一堂。社区网格员提前准备了竹条、彩纸、流苏等材料,孩子们在家长的指导下,折叠、粘贴、穿线,一盏盏造型各异的蛇年灯、生肖灯逐渐成型。“孩子第一次体验传统花灯制作,既有趣又能了解民俗文化!”居民李女士边指导女儿边感慨道。
元宵至,自然少不了一碗汤圆。花灯制作结束后,社区志愿者端出热腾腾的汤圆。居民们围坐一起,边吃边聊家常。网格员还将汤圆送至辖区特殊计生家庭,并附上节日问候卡片。
朱家社区党委负责人任亚鸿表示,此次活动以传统节日为载体,既传承了非遗文化,又强化了社区服务功能。“我们注重‘党建+文化’融合,通过活动搭建邻里互助平台,尤其关注特殊群体的需求。”据悉,该社区近年持续开展“节日送暖”“微心愿认领”等活动项目,累计服务居民超千人次。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